心脏病是一类心脏相关疾病的总称,俗称"心血管病",主要症状包括胸闷、胸痛、呼吸困难和容易疲劳,此类疾病通常由心脏结构损伤(如血管堵塞、心肌变厚)或功能异常(如心跳过快过慢、供血不足)引发。 心脏病人群怎么做到健康饮食呢? 健康饮食应符合以下要求: 1.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。 2.脂肪摄取不超过总热量的30%。 3.少吃蔗糖、葡萄糖等糖类食品。 4.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食物,如水果、新鲜蔬菜和植物油。 5.少吃含有饱和脂肪酸和高胆固醇的食物,如肥肉、蛋黄、动物油、动物内脏等。 6.饮食应高钾低钠,鼓励食用豆制品,饮茶。 7.饮食有规律,不得过饥或过饱。 8.适当摄入纤维素食物(含谷类淀粉类),使大便顺畅。 心脏病饮食心脏病吃什么好? 关于心脏病患者的食疗禁忌。 1.戒除刺激性饮食和兴奋性药物:辣椒、生姜、胡椒、烟草、酒和大量浓茶,服用咖啡因、苯丙胺等兴奋药物也会给心脏带来负担,风心病患者心脏功能差时要特别注意。 2.适量限制盐的摄入:与限制食盐的原则相同,风心病患者应少吃含钠丰富的食品,如香蕉,以免引起水肿。 3.缓冲饮料:一次喝大量水、茶、汤、果汁、蒸汽水或其他饮料,血容量急速增加,心脏负担增加。因此,饮食不要太多,最好一次不要超过500毫升。需要多喝水的时候,分几次喝,每次少一点,相隔时间长。 4.少量多餐。心脏病患者不要吃得太多,每天总热能分4~5次摄取,减少饭后胃肠过度充满和横隔上升,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。晚饭应该早点吃,清淡,晚饭后不进食或不进食食品和水分。 5.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取。心力衰竭时,每天蛋白质可控制在25~30克,热能600千卡2~3天后,蛋白质可加入40~50克,热能1000~1500千卡。病情好转后蛋白质和热能增加,但不要增加心脏负荷。 6.应该吃易消化的食物。心脏病患者因血液循环功能减退,导致肠胃淤血、水肿,影响食物的消化、吸收。因此,进食的食物必须容易消化。开始使用流质、半流质的饮食,变成软饭。 7.应提供足够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,如维生素B1和维生素C,以保护心肌。供应适量钙,维持正常心肌活动。钾对心脏有保护作用,不足时会引起心律失常。使用利尿药物时,除了补充钾外,还应注意镁和锌的供应。…
查看详情